1999年6月区委区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南谯工业开发区,根据2006年8月21日省政府《关于同意筹建安徽滁州南谯工业园区的批复》(皖政秘[2006]139号)规定:“南谯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是机械、农副产品加工和家电产业”;园区辖城南、腰铺、乌衣“一区三园”,其中城南、腰铺园区规划面积近3km2,2007年前全部建成,主要以家电配套、模具加工等产业为主,根据市、区指导要求,目前正在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和二次创业。乌衣园与南京无缝对接,是滁州市“东向发展”战略桥头堡,规划占地面积6.74km2,建成区面积4.58km2,现已基本完成水、电、气等“七通一平”基础设施建设。2014年以来,开发区着重乌衣园及16.35km2工业拓展区的规划建设,提高承载能力,目前已完成拓展区投资3.5亿元“两横两纵”主干路网建设。
“南谯工业园区的四至范围分别是,南与全椒县及312国道相连,东北隔清流河与来安县相邻,北与滁州市规划区相接,西以滁全一级公路为界,规划面积按10km2控制,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门核定”。京沪高速铁路在开发区建站,新建设的乌衣工业园紧邻滁宁快速通道,与南京市无逢对接,交通便利,区位优越。开发区3小时车程可达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、徐州、郑州、武汉、南昌、长沙、合肥等多个重要城市。合宁高速、武扬高速、宁洛高速、武扬高速、滁宁快速通道贯穿其中,20公里半径内设置高速公路入口5个;京沪铁路、宁西铁路、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其中,京沪高铁滁州站坐落开发区内;距离南京禄口机场和合肥骆岗机场分别为50公里和100公里;距离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新生圩港仅40公里,到南京浦口码头不足20公里。
从2011年起,在滁州市14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目标考核中,南谯工业园区连续多年名列前列并获得市委、市政府表彰(2014年综合考评位列全市第三名)。
截至2015年底,入园招商引资企业累计达260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55家,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3.13亿元,同比增长22.18%,其中,高新技术企业7家,累计实现产值9.38亿元,占比达到12.83%(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);战略性新兴企业11家,累计实现产值18.96亿元,占比达25.93%(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)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.08亿元,同比增长21.02%;进出口总额3609万美元,同比增长27.08%;固定资产投资67.65亿元,同比增长26.1%;完成税收6.18亿元,同比增长26.38%。初步形成了专用设备制造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、仪器仪表制造成为开发区三大主导产业,2015年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.8亿元,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.22%。
开发区现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试点企业5家。其中:2010年3家,分别是滁州恒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、滁州市鑫隆机电有限公司、滁州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;2011年1家,滁州欣欣艾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;2012年1家,滁州市博精模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。2013年1家,滁州格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城南园:依托西门子、康佳等大中型企业,主打家电配套、模具加工等产业,并先后引进了一大批规模企业落户。
腰铺园:围绕京沪高铁站区建设,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,打造高铁新区。
乌衣园:与南京无缝对接,是滁州市“东向发展”战略桥头堡,重点打造电商产业园、商贸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,引进机械加工、高端精密制造项目的同时,大力发展新型专业市场,以市场带动园区经济发展。
根据全省“调转促”工作要求,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发展,重点围绕新型产业和国家支持的战略性领域,加大装备制造等先进实体经济的项目引进,逐步甄别淘汰高能耗、低附加值的项目,不断提升入驻项目的质量,由家电配套、机械制造和非金属矿加工等园区传统主导产业逐步转型到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